光明日报文章: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

2019-12-19 光明日报

老科技工作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充分认识老科技工作者人才群体的价值,对有效缓解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12月16日,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作用发挥现状与人才效能提升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老科技工作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充分认识老科技工作者人才群体的价值,对有效缓解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在此调查研究中,老科技工作者主要是指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到退(离)休年龄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文教卫生、规划管理等领域作出卓著贡献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知名人士,包括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科技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他们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相关工作,一般在业务上精通技术与管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成就、资历、品德等方面拥有较高的声誉与威望,他们退休后其内在的重要价值依然存在。

  1.老科技工作者能有效缓解科技人才供给不足

  老科技工作者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内部构成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人才的范畴已超越传统观念并进一步拓展。一方面,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无论年龄大小,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均应被视为人才资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金字塔的重心持续上移,劳动年龄人口的上限正逐渐向国际公认的65岁看齐,相应地科技人才也已不局限于60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但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老科技工作者仍属科技人才,他们占科技人才总量的比重将持续增加,日益成为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科技工作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力量。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属于存量科技人才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可快速有效地充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强化基础研究,需要催生大量原创性科技成果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老科技工作者凭借其专业、经验与威望优势,可为基础研究提供组织、规划与指导,可为创新成果迸发克难攻坚,为产学研用合作牵线搭桥,为成果转化落地添柴助力,为创新活动管理提供周密安排和科学保障。

  老科技工作者是人才资源再开发的主体。人才资源再开发,是指在人才退休后,通过提供工作机会、培训、教育等手段,挖掘其人才资源潜力、提升其人才资本水平、增进其人才使用效能的过程。老科技工作者人才资源再开发是新时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老科技工作者作为老年人才队伍中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类型,在专业和专门工作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科技工作者人才群体再开发的起点高、潜力大、成本低、效用好、贡献优,因此应优先成为我国人才资源再开发的主体。一方面,有必要为老科技工作者提供合适的政策、平台、岗位等资源,帮助其继续投入社会工作,在使用中释放其人才效能;另一方面,有必要积极为老科技工作者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帮助其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其人才效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2.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老科技工作者渴望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前从事的工作专业性强,对知识能力的要求高,工作经历可帮助他们较为准确地认知和评价自身拥有何种类型层次的知识能力、可以利用其知识能力完成什么样工作任务、取得怎样的工作成效等状况。总体来看,老科技工作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等级,在科技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并且经常接触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知识,他们对自身知识能力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正面,对其利用知识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拥有足够的信心信念,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自身知识能力较高的认同度。调查表明,87%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老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科技发展规律和专业事务拥有较为深刻的见解、较为突出的预见性和较为综合的思考把握,解决工作中各种难题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技巧娴熟、智慧高超。调查显示,75%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以我的才智,我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超过80%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面对难题或麻烦时,我通常能找到多个解决方法”。正是基于对自身经验智慧的认同,许多老专家退休后仍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老科技工作者大多数都经历了相对艰苦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环境,对长期从事的工作和所奉献的事业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依赖度、承诺度与满意度,他们普遍思想政治觉悟较高,顾大局、识大体,工作责任意识强,工作作风认真细致、扎实严谨,同时具有高尚品格、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工作态度有较高的认同度。以工作满意度为例,调查发现,87%的老科技工作者对退休前的工作本身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83%的老科技工作者对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退休后仍在工作的老科技工作者中,有74%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尽管达到或超过了退休年龄,但并不意味着老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他们积累了丰厚的人力资本,开发效用很大,许多老科技工作者非常渴望通过合适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继续充实自我、发展进步,这体现了老科技工作者对自身工作意愿的认同。调查显示,67%的老科技工作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作贡献”;68%的老科技工作者表示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继续学习。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包括老科技工作者在内的老年人才群体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对自身身体条件和生活状况更加满意、更有信心,这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和身体保障。调查显示,对于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66%的老科技工作者评价比较健康或非常健康;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88%的老科技工作者评价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3.科研、教学、医疗、科普等方面老科技工作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老科技工作者可直接参与科研、教学、医疗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专业技术相关工作,并由此促成大量高水平成果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产生。大量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专家医师,退休后通过返聘、续聘等方式继续工作在医疗一线,为病患者提供高水准医疗服务,获得广泛赞誉;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退休后仍活跃于科研、教学领域,或组织参与申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或组织参与以德树人、教书育人,在业界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后自主创业,或在企业中研发完成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和好评。

  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具有深刻认知和准确把握,是宝贵的智囊群体,是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制定科技政策、推进科技决策的重要征询对象。相当一部分老专家、老教授被选举或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可代表老科技工作者提出科技工作相关建议或议案;相当一部分知名专家教授,作为评审评估专家,参加科研课题评审、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标准制定等活动,同样体现了其科技决策咨询价值。课题调查发现,老科技工作者中20%通过“参与建言献策”、14%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8%通过“为政府部门等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继续发挥作用。

  老科技工作者作为老专家学者,可充分利用其知识、经验、优良品行和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指导和帮助,助力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许多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为培养研究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指导学生在品德修养、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研究思维、研究方法与发展路径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并无缝隙对接社会人才需求;许多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工作团队的带头人,继续发挥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扎实严谨、敬业奉献的作风,通过对年轻人才潜移默化的关心指导,帮助年轻人才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调查显示,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后通过“教育培训”继续发挥作用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体的32%。

  老科技工作者长期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不少还是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普遍爱党爱国,对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心。调查表明,86%的受调查老科技工作者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国家大政方针。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将一生钟爱的事业作为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现,对事业、对组织有极高的忠诚度,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持续奋斗的精神。

  科普宣传是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公益性和有效性要求需要权威人士现身说法并进行通俗易懂的宣讲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的丰富经验、公认的身份地位和突出的成就业绩均有利于社会公众接受科技文化知识。科普宣教活动方式较为轻松灵活,对参与者的精力、体力、时间要求相对宽松,也比较适合老科技工作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其中。调查显示,老科技工作者在退休后参加科普宣传的比例相对较高,占调查总体的18%。

  (作者:朱正昌,系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山东大学研究员;张体勤,系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一对一服务平台

京ICP备12045350号-20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中国教育在线旗下网站— 
©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